信息公告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与德国杜伊斯堡-艾森大学联合专题研讨会综述一

发布时间:2009-04-02 14:14:15

2009年4月2日上午,来自University of Duisburg-Eseen 和香港中文大学的8位教授与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武汉科技大学、南京审计学院的专家学者们进行了专题研讨会的第一场讨论。会议由武汉大学马颖教授主持。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熙保教授代表东道主致开幕词,杜伊斯堡-艾森大学的Markus Taube教授则作为德方代表致开幕词。
在简短的开幕仪式后,研讨会正式开始,上午共有4位教授报告了学术论文。Thomas Apolte 教授报告了“扩大的工资差距和劳动者素质——国际经验和理论研究”一文。他首先分析了澳大利亚、德国、美国和英国的工资差距,发现在美国和德国高素质劳动者和低素质劳动者之间的工资差距在不断加大,他认为这是由对高素质劳动者不断上升的需求所引起的。他试图从两条线索来解释这种现象,一是H-O模型框架下全球化的作用,二是技术进步的作用。实证和理论分析结果显示,工资差距扩大的现实与H-O模型的预测是矛盾的,技术偏向的技术进步则无法解释小国开放模型中工资差距扩大的原因,而部门偏向的技术进步虽然可以解释小国开放模型中的工资差距扩大的原因,但是其预测与现实经济是相矛盾的。
武汉科技大学魏龙教授做了题为“农村劳动力如何影响工业结构转变:以90年代的中国为例”的报告。他首先介绍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就业、工业结构和劳动力转移的情况,并以上海为例分析了移民的结构以及动力来源。他认为中国的工业结构转变和劳动力转移之间有互加强的效应。
Gerhard Michael Ambrosi教授做了题为“全球经济危机和政府关于失业的应对:中国和欧洲的比较”的报告。他指出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和欧盟的就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中国和欧洲各国政府对待此问题的态度和方法有很大差别。欧盟成员国相对于中国更加依赖于“自动稳定”的政策,同时一些欧盟成员国并没有像中国一样受到国际贸易锐减的重大打击,而且欧盟国家都严格致力于供给促进型的经济政策。另外,中国和欧盟在取得新的全球金融失察系统中的领导地位的态度是不同的,欧盟国家十分渴望建立平行于WTO的WFO(世界金融组织)体系。
马颖教授做了题为“教育深化:对中国低教育程度工人失业的另一个解释”的报告。他利用中国的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教育深化对未受过大学教育的劳动者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教育深化的现象确实在中国存在,因此他们建议政府应该鼓励高科技技术的产业发展以减少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率,同时这种政策也能改善未受过大学教育的劳动者的就业状况。
与会的学者和研究生就以上的论文均进行了热烈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