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团队

刘传江

发布时间:2017-11-10 10:12:57

刘传江

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研究所

Emailchjliu@whu.edu.dn

电话:+86-27-68753078

博士,政治经济学,武汉大学(19941997年)

硕士,人口经济学,武汉大学(19871990年)

学士,政治经济学,武汉大学(19831987年)


教学和研究领域

教学课程: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人口经济学、生态经济学、产业发展理论

研究领域:人口与经济发展、经济和产业可持续发展


学术经历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主任(2017.6)

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2017.4—

经济研究所教授,武汉大学,20006月—至今

经济研究所所长,武汉大学,20059月—20137

《经济评论》副主编,武汉大学,20001月-200712

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武汉大学,19984月-20059

经济研究所副教授,武汉大学,19979月—20006

访问研究学者,美国爱荷华大学,19957月—19962

人口研究所讲师,武汉大学,199210—19979

人口研究所助教,武汉大学,19907月-19929


学术兼职

中国人口学会常务理事(2014.9—

中国劳动经济学会常务理事(2016.5—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区域人口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2013-)

中国地理学会人口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2008.9)

中华发展经济学研究会理事(2007.6)

湖北省农村软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2005.10-)

湖北省人口学会副会长(2008.10-)

湖北省生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2004.6)

湖北省经济学界团体联合会常务理事(2004.12)

湖北省老年学会副会长(2005.1)

湖北省委三农研究院特邀研究员(2012.5-)

武汉大学战略管理研究院副院长(2005.5-)

武汉大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2005.52017.6)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学术委员(2004-)


社会兼职

民建湖北省经济委员会主任

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委员(20032013

民建武汉市委副主委(2006.3-)

民建湖北省委常委(2012.52017.5

武汉市政协常委(2012.12017.2

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委员(2017.2-)

湖北省政协委员(2007.12-)


主要论文及书籍

n 中文论文

[1] 《移民建镇的制度创新》,《管理世界》,20001

[2] 《产业结构趋同、制造业空间扩散与区域经济发展》,《管理世界》20054

[3] 《中间选民理论在农民工市民化政策制定中的运用》,《管理世界》,20074

[4] 《世界城市化的发展模式》,《世界经济》,19984

[5] 《世界城市化发展进程及其机制》,《世界经济》,199912

[6] 《外商直接投资提升了中国的碳生产率吗?》,《世界经济研究》,20161

[7] 《非自愿性移民安置:如何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软科学》,19999

[8] 《从产业成长的视角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中国软科学》,200311

[9] 《人口流动对经济增长地区差距的影响》,《中国软科学》,200511

[10] 《中国城镇建设投资制度安排与创新》,《财贸经济》,20015

[11] 《农民工代际差异对医疗保险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财贸经济》,20087

[12] 《中国自下而上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国人口科学》,19983

[13] 《异质人力资本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中国人口科学》,20074

[14] 《养老保险便携性损失与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84

[15] 《农民工的身份定位与流向决策》,《中国人口科学》,20106

[16] 《不一致的意愿与行动:农民工群体性事件探悉》,《中国人口科学》20122

[17] 《从业人口年龄结构对中国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152

[18] 《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

[19] 《论中国农民工市民化》,《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

[20] 《低碳经济对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启示》,《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4

[21] 《全球价值链视角的武汉城市圈产业体系构建》,《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3

[22] 《基于核心资本变迁的产业可持续竞争力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3

[23]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区域竞争力的动态关系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7

[24] 《中国产业生态化转型的IOOE模型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2

[25] 《强“波特假说” 存在产业异质性吗?》,《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6

[26] 《迁徙条件、生存状态与农民工市民化的现实进路》,《改革》,20134

[27] 《重新重工业化对我国就业的影响》,《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200612

[28] 《双重户籍墙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经济学家》,200910

[29] 《我国中部六省碳排放量影响因素分解分析》,《技术经济》,201212

[30] 《山西省产业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关系》,《技术经济》,20131

[31] 《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可持续发展视角的考察》,《武汉大学学报》,20034

[32] 《从前三批新试验区探索看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改革方向》,《武汉大学学报》,20093

[33] 《低碳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与中国低碳道路的选择》,《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3

[34] 《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安排及其创新》,《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6

[35] 《第二代农民工社会保障及相关问题研究》,《保险研究》,20085

[36] 《制度创新与人口控制》,《人口研究》,19916

[37] 《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的理论思考和政策选择》,《人口研究》,19963

[38] 《社会资本与农民工的城市融合》,《人口研究》,20045

[39] 《城乡统筹发展视角下的农民工市民化》,《人口研究》,20054

[40] 《公平与效率视野下的高考移民观》,《人口研究》,20066

[41] 《农民工的隐性失业》,《人口研究》,20076

[42] 《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现状分析与进程测度》,《人口研究》,20086

[43] 《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挑战与市民化》,《人口研究》,20102

[44]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分析》,《财政研究》,20102

[45] 《生态文明时代的发展范式转型与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澳门]《亚澳论坛》20114

[46] 《制度安排与城市化》,[台湾大学]《人口研究通讯》,19991

n 英文论文

[1] On the process of peasant workers’ transformation to urban residents,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Vol 6, No.1, 2008.

[2] The Second Generation Peasant Workers’ New Features and Transformation to Urban Residents, in Y. Ma, M. Taube and D. Cassel (eds.),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and Europe: Development in the Financial Sector and the Labor Market, Metropolis-Verlag, Marburg, 2011, pp231-248.

[3] A Discussion on the Transition of Deveopment Paradigm As well as China’s Low-carbon Economy Development, Energy Procedia, Volume 5, 2011, pp587-592.

[4] Low-carbon Economy:Theoritical Study and Development Path Choice in China, Energy Procedia, Volume 5, 2011, pp487-493.

[5]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edian Voter Theory to the Formulation of Policies for the Citizenization of Peasant Workers--An Empirical Study on 436 Peasant Wokers in Wuhan, 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 pp150-167,Vol.3 No.1, 2008,3(1):150-167.

[6] Second Generation Peasant Workers and Their Citizenization, 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Volume 17, Issue 1, January 2007, pp6-12.

[7] A Study on Challenges an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s to China’s Banking After WTO Entry, Journal of Financial Research, March, 2001.

[8] A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

[9] Vol.10, No.3, 251-65, New York, 1998.


著作

刘传江、杨艳琳主编,中国经济和谐发展论丛,科学出版社,20132016

简新华、刘传江主编,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丛书,科学出版社,20032005

刘传江等著,《中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

刘传江等著,《城镇化与城乡可持续发展》,科学出版社,2004

刘传江等著,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刘传江等著,《生态文明的产业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刘传江等著,《两型社会视域的产业低碳化发展》,科学出版社,2017

刘传江著,《中国城市化的制度安排与创新》,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刘传江等著,《中国第二代农民工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刘传江、董延芳,《农民工代际分化、行为选择与市民化》,科学出版社,2014

辜胜阻、刘传江, 《人口流动与农村城镇化战略管理》,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联合主编,《跨世纪的迁徙——三峡工程百万大移民》,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教材

刘传江、侯伟丽主编,《环境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刘传江主编, 《市场营销学》(第一、二、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0082013

刘传江主编,《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方法》,主编,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2000


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民工的代际分化、行为选择与市民化研究” 20102012),批准号:7097309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小城镇建设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19992001),批准号:7980001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城镇化与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20092012),批准号:08AJY01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城镇化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关键问题研究” 20172019),批准号:16JJD79004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研究项目“中部地区低碳产业发展与两型社会建设研究” 201220014),批准号:11JJD79003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中国民工潮的问题、前景与对策研究” 20032005),批准号:02JAZJD790023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新世纪中国农民工市民化与农民发展研究”(20052007),批准号:NCET-04-0672

教育部人文社科博士点基金项目“中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战略”(20022004),批准号:01JB79002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与政策研究”(20082010),批准号:07JA840016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项目“农村计划生育与家庭发展”(20002001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项目“武汉城市圈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体化研究”(20102011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项目“加快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支持两型社会建设研究”(2010)

世界银行项目“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移民安置理论与实践经验研究” 20062007

民建中央招标项目“新世纪农民工问题与农民工市民化对策” 2006

民建中央重点项目“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与武汉城市圈发展” 2015

湖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湖北省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布局研究”(19972000

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湖北低碳经济发展研究”(2010-2011)

湖北省科技攻关项目“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模式与管理机制研究”(20032005

美国Henry Luce基金会项目“中国自下而上城市化研究” 19972000

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开放基金重点项目“湖北省土地集约利用制度研究”(20032004

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开放基金重点项目“乡城人口转移与城乡协调发展”(20052006

中国立信风险管理研究院招标项目“城镇就业风险研究”(20062008


获奖与荣誉

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研究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1),2002

第五届中国高校人文研究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1),2009

第六届中国高校人文研究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1)、二等奖(3),2013

首届中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一等奖(1994);

第四届中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一等奖(2007);

第五届中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一等奖(2010);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全国人口统计分析优秀报告一等奖(1994);

湖北省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1);

湖北省首届人口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4);

湖北省政府人口普查办公室人口普查统计分析优秀成果一等奖(1994);

武汉大学第九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2);

湖北省政协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优秀成果特等奖(2000);

武汉市政协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2007);

第五届钱学森城市学金奖(2015);

首届董辅礽经济科学奖(1997);

第四届董辅礽经济科学奖(2007);

武汉大学万德莱跨世纪人才奖(1999);

北京大学第四届马寅初人口科学奖(1997

湖北省第二届优秀博士论文(2000);

中南地区第22届优秀图书等奖(2000);

华东地区第24届优秀图书一等奖奖(2000);

湖北省人口安全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004);

湖北省人口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9);

湖北省人口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1);

入选武汉大学“跨世纪青年学术骨干培养计划”(1999);

入选教育部首届“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4);

入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