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9日,由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和《经济评论》编辑部联合主办的CEDR新发展论坛第25期成功举行。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民营经济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潘士远作了题为《Public Data Provision and Quality Upgrade in a Semi-Endogenous Growth Model with R&D》的精彩报告。本次讲座由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刘熙莹主持,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的100余名师生在线参与了此次活动。
首先,潘教授解释了公共数据的概念和本质。潘教授指出,公共数据往往伴随着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一起出现。具体而言,公共数据具有非竞争性的特点,涵盖了人口、工资、消费、国际贸易,以及政府在行业层面、企业层面和个人层面收集的其他变量,这些数据可以被国家用于政策分析,也可以提供给企业和个人使用。
其次,潘教授介绍了中国的公共数据。以浙江省为例,潘教授指出浙江省已建立“省+市+县”三级一体化的智能公共数据平台,有1483个无条件共享的公共数据集和2997个限制共享型数据集,被广泛应用于移动应用程序及互联网上,涉及金融、税收、安全等22个领域。潘教授总结出公共数据应分为三大类:一是无条件共享型,即与民生和社会迫切需要密切相关的数据,无条件向公众开放;二是限制共享型,即涉及隐私和商业秘密,或者脱敏后的数据,应在合规范围内共享;三是禁止共享型,即危害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的数据被禁止共享。
而后,潘教授分析了公共数据的相关研究进展。具体来说,公共数据对企业的生产规划、公共部门的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以美国和中国为例,中国有80%的数据掌握在各级政府及其分支机构中。美国政府也是公共数据的主要生产者,可被公民、研究人员、非营利组织和企业等使用,也是政府制定财政、税收和补偿方案等决策的重要参考。但遗憾的是,现有文献都没有讨论公共数据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影响。
此外,潘教授具体介绍了其课题组现有的研究。为了突出公共数据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的作用,将公共数据引入具有研发的半内生增长模型。假设私有数据和公共数据是互补的,私营企业必须整合两者,以构建有效的数据集。在基准模型中,假设公共数据是免费提供给私人企业的。在扩展模型中,允许政府升级数据的质量和有用性。例如,通过更高的频次进行调查和快速传播的完全脱敏数据,以市场价格将数据出售给私人公司。在这两种情况下,政府都使用税收来抵消收集公共数据的支出。
最后,潘教授介绍了研究成果的主要结论。首先,当公共数据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时,经济增长率就会更高。其次,当公共数据质量升级时,代表性消费者的福利更高。具体通过两个渠道发挥作用,一是较好的公共数据提高了企业的生产力;二是出售公共数据产生的利润能够使政府降低税率,从而减轻税收扭曲。最后,潘教授提出政府可以补贴新进入的企业和税收产出来实现离散社会均衡最优。
在互动交流环节中,刘熙莹老师进行了评论。她指出,潘教授首先构建了一个带研发的半内生增长模型,然后基于这个模型对公共数据的提供和质量的提升进行了介绍。随后,潘教授和在线师生就内生增长模型、公共数据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互动交流和深入讨论。至此,本次讲座取得了圆满成功。
(通讯员: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