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智库

僵尸企业债务支付拖欠与民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发布时间:2021-12-23 10:08:17

近日,我中心学者李旭超副教授在《世界经济》2021年第11期上发表题为《僵尸企业债务支付拖欠与民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合作论文,探讨了僵尸企业的债务支付拖欠对民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现整理文章部分精彩内容以飨读者。


【作者】李旭超 宋敏

【题目】僵尸企业债务支付拖欠与民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摘要】被拖欠账款是民营企业发展的一大阻碍。本文以僵尸企业为切入点,探讨民营企业应收账款的形成及其对全要素生产率( TFP) 的影响。结果发现: (1) 僵尸企业的应付账款明显高于正常企业,具有债务支付拖欠的性质。(2) 僵尸企业显著拖欠了上游民营企业的账款,并且其应付账款主要是拖欠民营企业的。国有僵尸企业更容易拖欠上游民营企业的账款,而民营企业自身的市场势力强和所在省份的产权保护有助于减少被拖欠。( 3) 僵尸企业通过商业信用渠道显著拉低了上游民营企业的TFP,债务支付拖欠通过融资约束机制产生效率损失。治理僵尸企业政策应既要在僵尸企业生成过程中防止拖欠民营企业的债务,也要在清理僵尸企业过程中切实保护民营企业的债权。

【关键词】僵尸企业 产业链 债务支付拖欠 商业信用 TFP

【期刊来源】《世界经济》2021年第11


1.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被拖欠的高额应收账款,是阻碍民营企业发展的突出因素。根据Wind数据,剔除掉银行、券商等之后,2018A股中小板有910家企业,大部分是民营企业。2018年三季报显示,910家企业共形成9789.01亿元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比例超过50%的有268家。

金碚(2006)认为没有正式信用工具的延期支付(例如打白条),甚至卖方(债权人)被迫接受的支付拖欠是一种强制性信用恶俗性竞争工具与之相关的许多问题值得系统深入的研究。那么,民营企业如此大规模的应收账款是怎么产生的?债务支付拖欠对其发展又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容易。根据相关理论,商业信用具有信息优势、定价优势和交易成本优势,因此企业提供商业信用有其“自愿”并且符合效率的成分(Petersen and Rajan1997),并不一定来源于被迫接受的支付拖欠。因此,如何从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中识别出债务支付拖欠,是研究相关话题的必要工作。


2.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本文从僵尸企业切入,有助于“债务支付拖欠”的识别。从各方面财务特征看,僵尸企业表现出明显的支付拖欠倾向。从商业信用供应的角度来看,应收账款是否“自愿”供应,应当以是否提高供应者的绩效为标准。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僵尸企业给上游民营企业造成的应收账款明显地降低了民营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因此属于支付拖欠。

本文的实证结果发现:1)虽然丧失盈利能力和偿还能力是僵尸企业的本质特征,但僵尸企业的应付账款占比却明显高于正常企业,具有债务支付拖欠的性质。(2)僵尸企业显著拖欠了上游民营企业账款,并且其应付账款主要是拖欠民营企业的。国有僵尸企业更容易拖欠上游民营企业的账款,民营企业自身的市场势力和所在省份的产权保护有助于减少被拖欠。(3)在控制了产品定价渠道、融资挤出和税收扭曲渠道之后,僵尸企业通过商业信用渠道显著降低了上游民营企业的TFP,债务支付拖欠通过融资约束机制产生效率损失。


3. 研究贡献与政策含义


本文的主要创新和贡献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本文从新的视角探讨了僵尸企业的危害。已有文献从区域内部或者行业内部出发探讨僵的危害,忽视了僵尸企业通过产业链造成的跨行业的影响,从而低估了僵尸企业的危害。本文探讨僵尸企业通过产业链以商业信用的形式对上游民营企业的支付拖欠和效率损失,丰富了僵尸企业的研究。

第二,本文从商业信用的视角探讨了民营企业融资难题。融资约束一直是困扰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已有文献从信贷歧视、信贷挤出、物权担保等“外源融资”的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文则从产业链与商业信用的“内源融资”角度对已有文献进行补充与拓展,发现以商业信用为方式的支付拖欠,加剧了民营企业的内部融资约束。

第三,本文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以适当的方式处置和清理僵尸企业是社会各界的共识,然而,在此过程中,民营企业也会遇到“麻烦”。一方面,中国破产清算的回收率较低,清算损失往往较高。另一方面,在僵尸企业的潜在偿还对象中,与劳工、税务部门以及银行等相比,民营企业的谈判地位较低,其债权更难得到充分保障。因此,既要在僵尸企业生成过程中防止其拖欠民营企业的债务,也要在僵尸企业清理过程中切实保护民营企业债权,否则民营企业会面临双重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