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智库

多管齐下战疫情保增长

发布时间:2020-06-09 13:11:10

2020年中国要打赢两大战:一是新冠肺炎疫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二是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脱贫攻坚战,任务十分艰巨严峻。这两大战斗都与经济增长紧密相关,前者已经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造成长达数月的大范围的停工停产、极不利于经济增长,后者要求国民经济保持适度的增长、不能下降太多,否则不仅今年需要脱贫的农村贫困人口不能最终脱贫,甚至已经脱贫的农村贫困人口可能还会返贫。中共中央318日召开的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指出,“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因此,中国现在的当务之急主要有两件事,除了继续坚持进行疫情防控之外,还必须千方百计保障经济增长。

要想合理有效保增长,首先需要弄清现在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归纳起来说,近年来,引起中国经济增长连续下行的基本因素,主要是包括企业制度不健全、所有制结构不完善、财产和收入分配制度存在不足、市场体系和监管有缺陷、政府调控不完善等在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完善,还不能适应有效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主要矛盾的要求,导致以投资和出口为主推动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转变成为以创新为主推动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还不优、财产和收入差距过大,从而造成无效供给过多、有效供给短缺、有购买力的需求不足,再加上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霸权主义的影响、国际竞争和贸易摩擦加剧和世界经济的不确定因素增加,结果引起中国经济增长乏力下行。这些基本因素现在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还会继续发生影响,特别是2020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则使得“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新冠肺炎疫情不仅使得中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造成长达数月的大范围的停工停产,而且目前在世界上也扩散蔓延开来,对全球生产和需求造成全面冲击,不少国家将可能遭受类似于中国这样的严重损失,将可能阻碍全球的人流物流资金流,破坏世界产业链和供应链,面临股价、油价的剧烈波动、大幅下跌,将使得已经不景气的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雪上加霜,面临普遍的下行压力,这也将不可避免地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笔者认为,针对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抗疫情保增长必须对症下药、多管齐下、有差别地施策。总体而言,针对导致经济下行的上述基本因素,必须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制度创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针对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影响,应该注意采取以下重要措施。

一是尽快尽早消除新冠肺炎疫情,特别是在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而国外疫情呈现爆发式扩大的情况下,更要特别注意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输入”,消除疫情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为更早更快更好恢复正常的经济活动、复工复产创造有利条件。

二是首先尽快恢复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逐步尽可能恢复人流。国民经济活动也就是人、物资、资金、信息的流动,要保持经济增长,就要恢复经济活动,要恢复经济活动,就要使得人、物资、资金、信息正常甚至加快流动。由于疫情防控的要求,人流要受到限制,短期内难以恢复正常,所以首先应该采取措施、创造条件,畅通各种流通渠道特别是电子信息网络、物资、商业、交通运输渠道,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更快发展,尽快复商复市,恢复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为复工复产创造必要的更好的条件。

三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导致世界经济严重衰退、城乡居民的就业、收入、消费、民生受到重大冲击的情况下,需要实事求是根据经济情况的变化进行经济发展战略和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在继续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需求与供给两侧发力、结构调整与“三驾马车”双管齐下,甚至在必要时合理补贴和促进城乡居民的基本消费需求,以更有效地保增长,继续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和更加灵活适度的稳健的货币政策。根据战疫情稳增长的实际需要,适当合理增加财政支出和银行信贷,提高赤字率,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真正发挥稳定经济的关键作用。特别要注意积极有序推动重大投资项目开工复工,发挥好有效投资在稳增长中的重要作用。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把资金用到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上。

四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导致的比较普遍的停工停产,虽然有利于“去产能、去库存”,但是复工复产也不能搞一刀切,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有差别的复工复产政策,重点恢复和发展农业、供不应求的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趁机淘汰落后过剩产能,不能让已经淘汰的落后过剩产能又死灰复燃。

五是尽可能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和国有企业的排头兵引领作用。国有经济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经济基础,大中型国有企业实力雄厚、总体技术比较先进,是中国经济的支柱。国有经济和国家力量、公立医院和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军队医院和医疗卫生机构)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就发挥了主力军作用,这是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的主要原因,现在复工复产、保增长同样也要尽可能首先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让国有企业带头复工复产,能够更容易更快更好更有效地保增长。

六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造成许多产业停产、经济活动停工,虽然疫情防控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主要是国家的投入,但是在就业和收入上受影响最大的还是农民工、城市贫困家庭、在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的劳动力、个体工商户和相当部分非公有制中小企业,所以在复工复产、保障经济增长中实行必要的投资和救济,重点帮助和扶持这些个人、家庭和非公有制企业的就业和开工、度过难关,保护妇女儿童,保护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七是做好复工复产的服务工作,提高复工复产效率。围绕解决企业用工、资金、运输、原材料供应、产品销售等需求,有针对性地精准施策,打通“堵点”、补上“断点”;做好法律、咨询、调解服务等工作,及时有效化解合同履约、企业债务、劳资关系等纠纷。

八是加强对国际经济形势的研判分析,兼顾疫情防控和对外经贸联系,及时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坚持合理有效改进和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放宽市场准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招商引资、展会服务模式,积极扩大进口,扩大对外投资,努力促进国际贸易,加大力度向国际市场供应原料药、生活必需品、防疫物资等产品,为世界疫情防控和经济稳定作出贡献。积极促进各国协调应对措施,实施有力有效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保持各国货币汇率基本稳定,加强金融监管协调,维护全球金融市场稳定,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避免对国际交通和贸易造成不必要的干扰,确保重要医疗用品、关键农产品和其他商品和服务的正常跨境流动,在落实防疫措施前提下为商务人员往来提供便利,保障各类经贸活动正常开展,防止世界经济陷入衰退。


本文刊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经济要参》20

作者:简新华,系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7ZDA036〕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