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牵头、全国高校10余所经济类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约近60名代表参加的“2006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经济类)学术联谊会议”,于2006年6月27日-28日在北京大学朗润园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隆重召开。我中心郭熙保、简新华、马颖、叶初升、文建东五位教授应邀出席。这次联谊学术会议的主要目的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由全国高校10余所经济类研究基地交流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二是各基地围绕今后如何进一步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进行讨论。 6月27日下午,基地联谊会开幕式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万众楼隆重举行。会议由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本届联谊会秘书长姚洋教授主持。首先由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教授做主旨发言,林教授就组织基地联谊学术会议的目的、这一学术交流形式如何开展活动以及该学术交流形式如何为中国的改革与发展作出贡献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然后是北京大学社科处领导以及各基地主任或代表讲话,各位代表纷纷表达了将对联谊会给予极大支持的愿望。紧接着是进行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分27日下午和28日上午两个半天分小组进行。根据学科领域划分的小组包括宏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I,II)、发展经济学(I,II)、应用微观经济学、金融学(I,II)以及产业组织(I,II)。我中心主任郭熙保教授于27日下午做了题为“后发优势与中国经济发展”学术报告。中心副主任简新华教授和马颖教授的报告安排在28日上午进行。简新华教授题目为“中国重建工业化问题”。中心副主任马颖教授做了题为“21世纪初发展经济学的新动向”。马颖长期以来跟踪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前沿,他在报告中概括了发展经济学在本世纪初所取得的新进展,列举了这些重要进展所显示出来的未来趋势,讨论了为什么发展经济学能够经久不衰的原因,进而预测了发展经济学将对整个现代经济学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叶初升教授的学术报告题目为“发展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我中心几位教授的报告在会场上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得到学术同行们的好评。 6月28日下午,在致福轩召开了基地联谊会工作会议,由林毅夫教授和姚洋教授主持。会上,到会的各中心主任、副主任和会议代表就今后如何建构联谊会的运作框架,如何有序地安排学术交流机制,如何推进中国的经济学研究,如何借助于联谊会机制推进中国学者与国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等广泛领域的诸多问题展开了讨论。会场上气氛热烈,发言踊跃。会上初步拟定下一届联谊会学术会议将于明年春在浙江大学召开。